许多环境事件,正在被当作局部性的污染事件来看待。新近就有两例。
广西龙江镉泄漏,泄漏量之大,国内罕见,波及下游约300公里河段。这起事件之所以被视为紧急和严重,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它污染了水质,使柳州等城市饮用水一度告急。因此,一旦监测数据显示局部地区的镉浓度达标,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当地就可以宣布龙江镉污染事件在“向取得全面胜利的方向发展”。
水质变坏只是镉泄漏造成影响的一个方面。如此严重的重金属泄漏,将会对当地土壤、水生态、水产,以及当地居民的心理和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是可以想见的。这些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有一些甚至可能是长期的、潜伏性的。镉浓度下降、水质达标,不能替代对环境影响的综合性评估。
另一例是太湖流域的环境问题。严格说,太湖环境问题不能称为事例,因为它是一个长期演进的事态。太湖治污20年,投入了数百亿元,水质恶化仍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蓝藻依然年年爆发。水质、蓝藻等局部问题暴露出来,还不能概括污染对太湖造成的综合性环境后果。在长达20多年时间里,太湖沿岸居民必须把污染当作一个日常生活事实来接受,这些地方一边不断展示经济的发达、生活的富裕,一边又在长期与污染为伴,对于环境问题而言,这种乖谬的现实,比水质、蓝藻、劣五类、氨氮等技术分析,更能说明问题。
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污染问题的深重性,谁也不会否认,但在局部性的、技术性的问题背后,自然环境的整体境况到底如何,却仍然缺乏足够的认知。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性的环境问题,碎片化为个案性的污染事件,一些长期性的环境后果,很容易被个别事件的处置所掩盖。
比如包括广西龙江镉泄漏事件在内的许多重金属污染事件,污染源得到控制,水质达到标准,环境问题就算获得了解决吗?更进一步说,一些村落怪病频发,与当地企业排污是什么关系;一些地方看上去没有污染事件发生,但一些生物在持续消失,这又作何解释?再比如近年发生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追根溯源,往往能找到土壤、大气等源头污染。
环境问题之所以是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自然环境的变动,与人类活动相关。自然环境曾被当成外在于人的自在之物,在先人看来,山川河流充满神秘,往往被赋予神圣性,而成为神明寄居之所,被敬畏或者被膜拜。进入现代社会,自然已经“去魅”,人与环境的现代性的重要特征,是脱离自然谈论人与脱离人谈论自然,都是不可想象的,自然环境已经内在于人类活动。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富于意义和趣味,不过环境污染是两者关系最不济和最不堪的状况,实际上是把自然环境当成废污之物的排放地,是对环境的根本性降格,自然作为人类主体的对象性存在都谈不上,遑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必须正视环境问题与污染事件的区别,从整体性的环境问题来把握局部的污染事件,更加全面地来看待污染所带来的环境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