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公务员考试备考需要提前准备,本站“申论范文”栏目将陆续更新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供大家借鉴学习。
城镇化中的乡愁归属
评析:偏正短语式标题。偏正短语式标题并不多见于议论文文体,主要原因在于该种标题格式往往只点明了文章的议论主体,而未明确指出文章的论点,不建议申论写作采用此种标题。
乡愁,是一份文化生态的需求,也是农民入城后对乡村的记忆和依恋。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中国乡村正加速沦陷,青山减少了,绿水变浑了,到处耸立起大同小异的水泥楼,家乡的记忆越来越淡,当人们慨叹“正在变得陌生的故乡”之时,他们仍旧生存在城市与农村的夹缝中,精神无根、文化无着,导致城市,融不进。故乡,回不去。因此,唯有拾起乡愁,在城镇化发展中,让乡愁得到归属。
评析:先对文章的核心关键词“乡村”进行诠释,然后指出当今城镇化背景下乡愁流失的问题,最后总结提出论点。释义+问题+论点,比较常见的开篇方式,引入自然,行文流畅,可行。
城镇化的乡愁归属,让城市进得去。城市的发展要以人为本,而今在进入城镇化进程之后,农业的收入萧条和城市的生活优越刺激了大量农民工转入城市,然而在入城的同时,一系列问题也成为阻碍农民融入城镇化的一道壁垒,从员工休息权益被剥夺到身份户籍受限入学难 ,从身份歧视无尊严到精神无根无认同......种种事例无不凸显当前外来务工人员无法融入城市,无法成为城市一员的窘境,难以获得城市的身份认同、待遇认同、文化认同,究其根源在于城市发展中,没有注重人文情怀,没有让外来务工人员的乡愁落地生根。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唯有乡愁归属,让人民融进城市,才能更好的推动发展。
评析:分论点1,指出乡愁应让城市进得去。先指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进城的背景,然后指出农民工进城后遭遇的种种问题,并分析其根源在于缺乏人文情怀、没有让乡愁落地生根,最后总结回扣分论点。时代背景+问题+原因+总结,较为典型的逻辑分析结构,重点分析了乡愁在城市中的问题及原因,本段论证整体可行,但若增加城市乡愁缺失的危害论述,并提出解决城市乡愁的具体对策,则更佳。
城镇化的乡愁归属,让乡村回得去。曾几何时,我国的农村是一幅美丽纯净、生机盎然的田园风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这些诗句都是农村田园风貌的生动写照,而这也仅仅停留在了诗词中。反观当下,在我国不少农村出现了一些令人心忧的现象,不少农村的自然环境、人居环境也遭到了污染破坏,农村的思想道德和社会治安状况亦不容乐观。这无形中摧毁着那股浓浓的、珍贵的“乡愁”情怀。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要保留“乡愁”,让乡村回得去。
评析:分论点2,指出乡愁应让乡村回得去。先利用诗句展示了乡村的美好画面,然后指出当下乡村中出现的环境、思想、治安等种种问题,并分析其对乡愁摧毁的危害,最后总结回扣分论点。历史美好+现实问题+危害+总结,利用诗句的美好来凸显当下问题的严重,同时剖析了其危害性,本段结合了对比分析论证和逻辑分析论证,整体可行,不足之处在于缺少问题原因的分析和具体对策的提出。
城镇化发展,不能剥离“乡愁”,有乡愁才有根,有乡愁才有凝聚力,有乡愁才有归属感,有乡愁才有家,城镇化发展,共建美好家园,唯有保住乡愁,覆盖“看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的绿色,有不拒绝异乡人和乡下人的胸襟,才能让人们不再发出“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的感慨,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打造宜居城市。(共833字)
评析:四个“有乡愁才有...”的句式构成排比句式,强调了城镇化发展中乡愁的重要性,然后总结指出只有保住乡愁才能回得去故乡、融得进城市,回扣文章论点。
总评析:本文以城镇化中的乡愁归属为议题展开论述。本文的亮点有:1,文章整体行文自然、结构紧凑,主要围绕城镇化发展中的乡愁“让城市进得去”和“让乡村回得去”两方面展开论述,中心突出,论点明确;2,论证方式主要采用逻辑论证结构,同时结合了一定的对比分析论证,虽然有一些不足,但整体论证效果还是不错的。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有:1,偏正短语式标题不建议用于申论写作;2,逻辑论证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一般来说,一段完成的逻辑论证包含“意义+问题+原因+危害+对策”;3,文章字数才800余字,显然还有较大的字数空间可以利用。一般来说,采用经典五段论字数1100字左右比较合适,如果文章论点采用四段论更为合适,则建议适当增加分论点字数,完善分论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