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至夏末,北京市考一个月之后即将拉开帷幕,而国家公务员考试也被广大考生提上议事议程。这里专家想从心理以及申论备考角度与大家一起探讨。每个致力于公考的考生目前需要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制定计划表:把目前距离国考的时间划分为三个时间段。但是大多数考生在复习时常会出现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月:目标模糊,观望等待期。
在8-9月这个阶段,大部分考生都会有公考的打算,但是目标还比较模糊,即使参考一些往年的大纲或者书籍,也没有下定决定坚持学习,往往拿起书看两眼就放下了。此时新大纲以及招考职位尚未出台,在没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抓住重点去复习。
第二个月:目标定向,动力不足期。
在10月份国庆过后招考大纲已经出来,报名情况也基本确定时,尤其是在校考生会受到报考人数的影响,导致动力不足。比如曾经一名考生在报名结束后看到本职位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500:1,那么基本对于考试的信心已经下降。所以在报考阶段如何筛选合适的岗位是激励自己实现可能实现目标的前提。当然在面对大比例的数字后也不能灰心。多数的考生会挫败在自己手下。
第三个月:急功近利,发奋图强期。
进入11月份之后,绝大多数考生都会着手复习,完全裸考的考生还在少数。但是更多的考生怀着“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态度,试图在一个月期间有质的飞跃。
在这三个阶段中,有共同性,即重行测轻申论。从历年中央机关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统计可以看到,申论的平均分数分布在27-40分之间。所以满分为100分的申论因为如此之低的得分率,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考生心中的“神论”。经数据小样本抽样100位面试学员考生分数得知,60分以上的考生只有两人(分别是63,61.5),分数也不甚高,55-60分的考生为12人,50-55分的考生为11人。
有人说“得申论者得天下”。同样用数据说话,在调查的百位考生中只有一人的申论分数高于另一门重要科目行测(申论50.5,行测50.4),分数差距仅有0.1。绝大多数的考生申论分数远远低于行测分数,最大分距为25.2分。申论分数分布于32-63之间,而行测分数分布于44-74.2之间。
从抽样数据可以看出,申论在整体上处于“拉后腿”的角色,多数分数集中在45左右且远低于行测分数。虽然我们抽样调查的学员平均分要高于所有考生的均分,也依然说明申论得分对于国考的影响之大。在这百位学员中总分高于130分的有2人(131.1,135),在120-130之间的人员为9人,在110-120分之间人员为22人,在100-110分之间得分人员为26人,进入面试36人。在未进入面试的考生中假如申论分数分别提高5分,那么将增加12人进入面试。在随即抽样控制组的原生态百位考生中,总分高于100分的考生仅有26人。
那么在申论考试中如何才能保持稳定,拉高分数呢?从两个方面分析:
第一个层次,功在平日。
申论考察的目的在于测查应考者的机关工作能力,而最新的大纲表述,将省级以上以及地市级一下综合管理与执法类的试卷分开。重点强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然考察的是能力,那么众所周知,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必须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平时尽量多的搜集新闻,社会热点事件,焦点评论。思考问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入手,以现象为抓手,找到切入点进行分析。例如,看到大旱,大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我们除了表示基本的悲痛心情之外,我们是否还应深入考虑这是天的因素还是人的因素?假如其中有人的因素,我们应该如何作为,能有效的预防和预警以及应急措施和重建举措等。看到世博会,我们就要考虑城市的进程,高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背后还发生了什么,新能源与新技术,环保绿色可循环材料,又或者在中间出现的志愿者体现出的精神文明建设,或者国外环保者捡拾国人随手丢下的垃圾彰显国民素质软实力的提升空间尚大等等。
由点及面分析问题,即要有深度也要有广度。而申论考察的深层含义也为了考察考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大多数的考生分析能力,尤其是对于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在学校期间并未得到质的提高。我们就需要从直接经验(当然很少),或者间接经验来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这一步是无法通过一时一日的练习获得的,需要在树立目标的同时有意识的培养。
第二个层次,巧用技巧。
在申论学习中,常有考生问老师,申论分数这么低,到底有没有可复习性?经过大量的阅卷经验得知,在对于申论一无所知的考生群体中,会丢掉一些技巧性分数。这个原因在于大家并不了解申论的阅卷方式。
申论阅卷是采取一人一题流水作业。从题型来分析一般来说,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类题目是主观题目中偏向客观的题目,在阅卷中是按照关键词句采点给分的。阅卷老师手中有一份评分标准,按照给定分数基本平均的划分,例如一题的总分为20分,那么我们可以有效推断出,采分要点数量在4-5个左右,每个要点得分为4-5分。而后面的文章是分类给分的,从立意,主旨,段落结构,措词造句,是否摘抄原文,是否根据材料等方面来判定是几类文章,从而得出分数。例如文章满分50分,一类文即为40-50,基准分为45分。
了解阅卷方式之后,考生就要重视前面的题型抓分,培养踩点意识,而非抓住一个重点详细论述。因为通过对真题的分析来看,没有一次要求为:论述充分。而是绝大多数要求:准确全面。需要我们抓住前面的题型得分点,稳住后面的文章,使申论的分数稳中有升。
在目前申论的复习中,一些题目的答题技巧需要我们考生通过书籍的学习,老师的引导之外,主观的积极性最为重要。在练习中体会方法,再运用方法在实战中。希望在一个月后的北京省考中,在百万考生的国考会战中,考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悟性得到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