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名到人不到、人到心不到、心到力不到……在基层中,一些地方的挂职干部存在“三不到”现象,将挂职挂成“空挡”。这些做法不仅违背干部交流挂职的初衷,浪费人力财力物力和大好的锻炼成长机会,更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耽误相关地方和部门的发展。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挂职锻炼是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的重要举措,对于自己来说是锻炼,对原有单位是人才积累,对挂职单位来说则意味着引入活力和动力。
[综合分析]
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干部到基层挂职,有助于真正了解基层诉求,也能为基层协调解决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而基层干部“上挂”到上级部门,能够更好地接触上级部门最新的政策思路,有助于开阔眼界;至于横向交流,则能学习到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先进经验。
但是,由于个别选派挂职干部的单位,对于这项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多头选派、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等情况。有些单位,选派的不是真正需要锻炼的干部,而是将一些想出去“捞资本”的干部派出去,或选派一些根本没有挂职必要的人员。在某些单位,有的干部自工作以来就一直在外挂职,在原单位工作时间微乎其微。
个别干部把挂职当成“镀金”而非“炼金”。到了挂职单位后,他们不是想着从挂职单位学习到什么、为挂职单位能做什么、在挂职单位要干什么,而是想着能从这段经历中“捞”到什么。因此,不仅没有“甘于吃苦、不避难事,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反而四处溜须拍马“抱大腿”,或游山玩水养身体。不注重严格要求自己,而是在原单位和挂职单位之间“钻空子”。
部分接收单位则要么把挂职干部当任务,随意安排一些工作;要么当“客人”,捧着哄着只希望他们“开开心心地来,快快乐乐地走”;或者当成向上要资金要政策的“跳台”,只希望挂职干部能给当地带来些真金白银或红头文件……诸如此类的做法,都有违干部挂职锻炼的真实意义。挂职干部挂“空挡”,既不利于个人成长,也容易影响干群士气,还会耽误地方发展。必须将干部挂职这项好政策用好,让挂职干部真正与挂职地干部群众一起拼搏,一起奋斗,实现个人、单位、事业的“多赢”。
[参考对策]
相关各方必须真正领会这项工作的初衷。对于挂职干部来说,对新单位、新岗位不能存在“局外人”或“客人”心态,而是要迅速融入新岗位、新集体、新环境。要将为新岗位服务和在新岗位锻炼有机结合起来,用智慧和汗水做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事、惠民生暖民心的事、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谦虚谨慎、扬长补短,把特长、优势发挥出来,把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补上去。如此脚踏实地,才能不枉费这段宝贵的时光。
从选派和接收单位来说,要把干部选好、用好、管好。要把那些真正需要挂职锻炼的干部选派出来,让挂职干部到适合的岗位上锻炼。还要用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廉洁自律准则严格约束挂职干部,让他们既能得到锻炼,又能“尚俭戒奢、知畏知止、清正廉洁”。
新华每日电讯:炼金不要“镀金”,挂职别挂“空挡” 白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