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试题中心  >> 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
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预测试卷二
http://www.sdgwy.org       2014-07-28      来源: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word打印版下载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预测试卷二及参考答案
  

 

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预测试卷二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在答题卡和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在答题卡上涂写考试科目和准考证号的信息点。


  2.选择题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3.填(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涂写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答题纸和试题本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l~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道:“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人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  )。


  A.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


  C.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沉重


  D.罗斯福反危机的思路是加强政权的经济职能


  2.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  )学派有关。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3.《大众日报》曾刊载《关公何以战秦琼》一文,提到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判断符合史实的是(  )。


  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


  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


  C.渑池会上秦王和赵王用青铜器皿喝酒


  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


  4.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5.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原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这首《春望》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农民起义,封建统治秩序动摇


  B.安史之乱,人民流离失所


  C.四川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


  D.少数民族政权南下。破坏中原稳定


  7.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体现在(  )。


  A.制造枪炮抵制了列强的侵略


  B.对外努力维护中外和好的局面


  C.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D.生产的产品占领了中国一部分市场


  8.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9.“凡番船至澳,许即进港,听候丈抽。如有漂泊大调环、马骝洲等处外洋,即系奸刁。定将本船人货焚戮”。此规定应出现在(  )。


  A.明太祖洪武年间


  B.明成祖永乐年间


  C.明神宗万历年间


  D.清高宗乾隆年间


  10.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 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


  A.苏俄实行战争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的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11.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12.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是(  )。


  ①15世纪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②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渴望获得制造货币的贵金属--黄金


  ③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引起了商业危机


  ④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④


  我国第六次人l7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l7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 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ll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l3~l5题。


  13.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14.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地减少


  15.该现象会(  )。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bJ‘(PAR)。图l示意某阶段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6~18题。

 

\


  16.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17.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18.当我国西部地区河流普遍处于枯水期时,通常会同时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少雨


  B.巴西南部热带草原炎热干旱


  C.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澳大利亚大陆昼短夜长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2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19-21题。

 

\


  19.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20.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21.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读图3.完成22~23题。

\

  


  22.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A.00~200N


  B.00~200S


  C.200N~23026'N


  D.200S~23026'S


  23.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0S)夏季昼变长


  24.“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这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⑧


  D.②④


  25.认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观点是(  )。


  A.揭示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的制约的正确观点


  B.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错误观点


  C.强调客观规律下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正确观点


  D.否认了人的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错误观点


  26.“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27.“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土壤的花朵和果实”。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个人成果主要是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


  C.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D.个人发展必须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28.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是基于货币(  )。


  A.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想象的货币


  B.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瞬间充当买卖媒介


  C.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可以随时退出流通


  D.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可以暂时不用现金购买


  29.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  )。


  A.劳动者共同富裕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


  D.市场经济体制


  30.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是由(  )。


  A.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引起的


  B.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性引起的


  C.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引起的


  D.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


  31.“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32.某阶段经济数据显示,国民消费对GDP的促进仍然较低,只有35%左右,加上政府消 费。占GDP总量的51%。最近一段时期仍然要拉动消费,改善民生。下列不属于短期内促进消费的政策是(  )。


  A.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B.提高低保水平


  C.家电下乡


  D.降低消费税


  33.1947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内蒙古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民族自治区,主要因为(  )。


  ①蒙古族对国家统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


  ②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③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单一


  ④蒙古族在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①④


  34.在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会议上,四川女孩胡小燕曾当选为我国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 至此。我国农民工实现了从呼吁“善待农民工”到“赋予农民工话语权”的实质性转变。这体现了我国(  )。


  A.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政府体察民情和尊重民意


  C.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D.人大代表行使保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权利


  35.下列关于科学技术奖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建国以来第一个获得特等发明奖的科学家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B.“两弹元勋”邓稼先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C.我国国家技术发明奖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空缺


  D.郑哲敏、王小谟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二、非选择题


  36.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请结合史实说明,通过变法限制大地主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政策有哪些?(13分)


  37.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1956~1966年这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主要有什么失误?为什么这些失误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13分)


  3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石油生产和消费形势发生的变化是                              。从                               年开始。我国石油消费量超过生产量。


  (2)据预测,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从满足需求的角度考虑,从                             年开始,进口比例超过一半,为此,专家们建议注意“石油安全”的问题。


  (3)为了确保未来中国“石油安全”,从石油来源、运输、储备、开发等方面考虑,需要采取的主要对策有:①                             ;②                             ;③                             ;④                             


  39.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将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l4平方公里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


  (1)按照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                            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从协调人地关系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                             。


  (至少答出两点)


  (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


  (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                            。(至少答出两点)


  不利因素:                             。


  40.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统筹兼顾,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结合材料分析说明。(10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在进行之中。


  --摘自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


  材料二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是要恢复党的战斗力。党应该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是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2卷


  材料三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的工程。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1994年9月)


  根据材料分析党的建设的“两个伟大工程”。


  (1)分析说明“两个伟大工程”的关系。(8分)


  (2)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搞好这个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8分)

 

 

 

 


  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罗斯福寄希望于靠国家的行政力量来干预经济,解除危机,即D项。


  2.【答案】C。解析:汉代董仲舒为神化皇权,提出了“天人感应”的观点,使人间的皇权与天下的神权建立了联系。形成“畏天”的文化传统。


  3.【答案】C。解析:蔺相如是战国时期的人,秦赵渑池会是十分著名的关于蔺相如的故事。山水画成于明朝时期。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杜牧是唐朝人。


  4.【答案】B。解析:马丁·路德主张人人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即“因信称义”。这就否定了罗马教皇及天主教会的作用,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A、C明显错误;新教也存在教阶制度,D项错误。


  5.【答案】C。解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的标志是传统的家庭毛工业走向衰落,始于19世纪中期,只有选项C可作为该观点的直接证据。A、B两项时间过晚;D项是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


  6.【答案】B。解析: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安史之乱时期。在长期的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中,他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诗歌多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状况,因此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7.【答案】D。解析:“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主要指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民用工业占领了一部分中国市场,从而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8.【答案】B。解析:C、D选项只是表述了六部的部分权力,不够完善,A选项的权力归皇帝所有。


  9.【答案】C。解析: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两广总督张鸣岗上疏明廷加强对澳门的管制,获得批准,因设参将于中路雍陌营,调千人戍守行驱倭出海命令者即海道副使俞安性。俞安性又约法五章,题干中给出的为其中之一。


  10.【答案】B。解析:哈默是俄国移民的后裔,于l898年5月21日生于美国纽约市。他23岁时是l921年,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立即废止“战时共产主义”,实行“新经济政策”。他81岁时是1979年。l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因此l979年就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1.【答案】B。解析: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就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革命政权。秋收起义以后。毛泽东领导革命队伍进入井冈山区,开辟新式革命道路,工农武装革命从此发端。中央革命根据地,川陕、川陕甘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正确答案是B。


  12.【答案】A。解析:①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②是社会根源,③是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④则是客观条件。因题干的要求是“背景”,原因和条件均属背景的组成部分,故正确答案为A项。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B。解析:因为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是从农村迁往城市,故B正确。而与A、C、D无关。


  16.【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中等值线信息,青藏高原光合有效辐射最大,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则其生产潜力最大。


  17.【答案】D。解析: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属半干旱和干旱地区,降水少云量少,日照时间长。


  18.【答案】C。解析:当我国西部地区河流普遍处于枯水期时为我国冬季,此时: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A错误;巴西南部热带草原为雨季,B错误;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正确:澳大利亚大陆昼长夜短。D错误。答案为C。


  19.【答案】D。解析:苏州不是省会,没有4个城镇等级。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愈大,昆山等级不高。常熟、张家港等级相同,服务范围并不重叠。很显然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辐射影响的范围变大。


  20.【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Ⅲ走廊沿江分布,水运便利。


  21.【答案】C。解析: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会导致内部竞争。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会导致环境恶化。当地矿产资源优势不明显,且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可能造成能源枯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2.【答案】C。解析:EF为赤道,则H、P之问与EF垂直的线段为地轴,从图中可以看出晨昏线和地轴夹角为 20o.P为70oN,即70o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太阳直射点在20oN及其以北,也就是太阳直射范围20oN~23o26'N。


  23.【答案】A。解析:黄道平面EF与地轴PQ的夹角POF为70o,则黄赤交角为20o。黄赤交角变小,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缩小,即热带变小;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缩小,即寒带缩小;故北温带范围变大。因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缩小,会引起晨昏圈的回归运动范围也变小,这会导致悉尼夏季的昼长变小。


  24.【答案】D。解析:“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是一种意识,唯物主义认为,规律具有客观性,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不能被改变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是不可能摆脱物质条件的制约的,①③的说法明显违背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


  25.【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就是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但“成事在天”即把办成事情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为外在于人的天意,认为历史活动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人的努力在事情成败中的作用,同时也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和宿命论。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6.【答案】A。解析:“树欲静而风不止”是指树想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答案选A。


  27.【答案】D。解析:这句话讲的是个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只有D正确。


  28.【答案】B。解析:由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在商品交换者手中的作用瞬息即逝,人们只关心它是否能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不关心它是否足值。这种名不符实的变化,决定纸币可以代替足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29.【答案】B。解析: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社会制度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它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


  30.【答案】D。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具体表现为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等。所以选项D包含了A、B、C项的内容,比较完整。


  31.【答案】A。解析:题于的观点尽管以客观事实(天下之事物)为研究对象,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认为古今之天下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具有相同内涵的同一模式随时间的推移的简单重复,这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考查客观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32.【答案】A。解析:短期内要促进消费,可以依靠国家政策增加居民的实际收入。例如提高低保水平和降低消费税都可以增加居民的实际收入。而家电下乡是依靠国家补贴,刺激农村消费的增长。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会让更多的人缴纳更多的税,减少了居民的收入,不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33.【答案】D。解析:②说法错误,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排除有②的选项;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密度较小,但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可以说蒙古族的人口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④说法正确;③说法与本题无关。答案选D。


  34.【答案】C。解析:当选人大代表是“间接行使权力”,人大与政府要区分开;“保持与群众密切联系”是人大代表的义务:“农民工代表”体现民主主体广泛性,“从呼吁到实质转变”体现民主真实性。


  35.【答案】C。解析:我国国家技术发明奖历史上曾出现过空缺,1998~2003年曾连续六年空缺。


  二、非选择题


  36.【参考答案】


  北宋中期出现了经济危机:(1)军费、官俸和“岁币”开支过大,财政入不敷出;(2)农民负担严重,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3)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王安石实行了变法。 限制大地主利益。


  增加财政收入的具体措施:(1)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借谷物给农民,收获后收取20%的利息。这样既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又增加了政府收入。(2)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


  服役的人户。按贫富征收免疫钱。这项法令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使官僚、地主的特权受到一定限制。(3)农田


  水利法:政府鼓励地方兴修水利,开垦荒地。(4)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田数量,按土地多少和贫瘠程度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项措施增加了田赋收入。


  37.【参考答案】


  主要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


  (1)对建设存在盲目性,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助长了浮夸蛮干的风气;(2)忽视了我国的具体国情,片面强调一大二公,与当时我国农村生产力不相适应,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挫伤和对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经验教训:


  (1)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2)经济建设要根据具体的国情,实事求是,做到可能性与必要性结合,量力而行,稳步推进;(3)经济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必有挫折,要善于总结,不断纠正错误,不断前进。


  38.【参考答案】


  (1)从供大于需(求)到供不应求,从可以自给自足到需要进口;1995


  (2)2015


  (3)发展多种形式的替代能源,如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寻找和形成多元的石油供应市场。节约能源;参与国外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39.【参考答案】


  (1)可再生;太阳能与风能


  新能源多属可再生能源,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2)拉萨位于我国光照资源丰富带,更适宜发展太阳能。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大;重庆位于我国光照资源贫乏带。因为这里阴雨天多,多雾,日照时数少。


  (3)有利因素: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不利因素:风力的强弱不稳定;会有海洋灾害的影响和季风风向带来技术投入上的问题


  40.【参考答案】


  (1)上述材料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世界:


  (3)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就要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的过去,观察它的现在。还要预测它的未来:


  (4)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既要顾及它的过去和现在,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41.【参考答案】


  (1)“两个伟大工程”的关系:


  ①党的历史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一个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革命党发展成为已经掌握了全国政权并且要长期执政的执政党。


  ②党的政治路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从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以推翻三大敌人为目的的阶级斗争的政治路线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的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路线。党的建设也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


  ③“两个伟大工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中带领人民群众对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战斗队:新时期的“伟大工程”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④“两个伟大工程”在本质上又是一脉相承的,即都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的、永远保持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实际工作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措施有:


  ①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②以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③以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关键,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④以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⑤加强党的基础建设,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