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小王、小刘、小张参加了今年的高考,考完后在一起议论。
小王说:“我肯定考上重点大学。”
小刘说:“重点大学我是考不上了。”
小张说:“要是不论重点不重点,我考上肯定没问题。”
发榜结果表明,三人中考取重点大学、一般大学和没考上大学的各有一个,并且他们三个人的预言只有一个人是对的,另外两个人的预言都同事实恰好相反。
可见( )。
A.小王没考上,小刘考上一般大学,小张考上重点大学
B.小王考上一般大学,小刘没考上,小张考上重点大学
C.小王没考上,小刘考上重点大学,小张考上一般大学
D.小王考上一般大学,小刘考上重点大学,小张没考上
【例题】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已有1200多个,每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还要下发100多个新的政策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和文件,已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果它们都真正得到了切实的贯彻、执行,就会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因此( )。
A.应该继续制定更多的法律、政策
B.应该采取措施切实贯彻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C.应该减少新法律的制定
D.应该加强法律工作
【例题】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
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
乙说:“丁不是团员。”
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
丁说:“乙也不是团员。”
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判定肯定是真的一项为( )。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 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
C.说假话的是丁,乙不是团员 D.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
【例题】所有向日葵都是向阳的,这棵植物是向阴的,所以这棵植物不是向日葵。
上述推理的形式结构与以下哪项最为类似?( )
A.所有职业短跑运动员都穿钉鞋,小李不是职业短跑运动员,所以小李不穿钉鞋
B.所有纳税人都有存款,这位姑娘有存款,所以这位姑娘是纳税人
C.所有法警都在法院工作,小王在法院工作,所以小王是法警
D.所有铅笔的外壳都是木头做的,这支笔是铝做的,所以这支笔不是铅笔
【例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则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据此可知( )。
A.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
B.善于提出问题的人更善于解决问题
C.只有提出问题才标志着科学的进步
D.缺乏创造性的想象力的人不善于提出问题
山东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sdgwy.org/)解析
【解析】C。根据题中的条件,我们知道只有一个人的预言是对的,另外两个人的预言与现实是相反的。先假定小王的预言是正确的,那么可以得到小王和小刘都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与题中的陈述是相矛盾的;再假定小刘的预言是正确的,则依次可以推知小张没考上,小刘和小王都考上了一般大学,这与题中的陈述也是相矛盾的;最后我们假讹小张的预言是正确的,则依次可以推知小刘考上了重点大学,小王没考上,小张考上了一般大学,这与题中的各个条件都是不相矛盾的。正确的答案应该选C。
【解析】B。本题中其前提的一半已明白地给了出来,我国已经有了很多法律、法规;另一半却没有明确说出来,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这一点隐含在题中的最后一句话中。有了这两点前提我们自然可以推出应改采取措施切实贯彻、执行现有法律、政策的结论,所以B为正确选项。而其他选项则是从题目的陈述中找不到依据的。例如选项A和C,题中并没有指出我国的法律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因此不能选。选项D,应当加强法律工作,太笼统了,根本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肯定不会是最佳选项。
【解析】A。假设说假话的是甲,乙、内、丁说的话互相证明,假设成立;假设说假话的是乙,甲、丁矛盾,两者必有一假,假设不成立;假设说假话的是丙,甲、乙矛盾,假设不成立;假设说假话的是丁,甲、乙矛盾,假设不成立。由此推断说假话的是甲,丁说的话为真话,故A正确。
【解析】D。题目中的推理过程是先给出一个事物的一个特性(所有的这种事物都具有这种性质),再给出一个不具有这种特性的一种事物,从而推断其非此前所给出的事物。选项D更符合这样的推理形式。故选D。
【解析】D。题目中指出“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故缺乏想象力的人则不善于提出问题。即选项D正确。